roundTaiwanRound
  • English
  • 繁體中文
【2025基隆美食】22家在地人激推小吃推薦+伴手禮清單,吃貨一日遊攻略!

【2025基隆美食】22家在地人激推小吃推薦+伴手禮清單,吃貨一日遊攻略!

基隆小吃怎麼吃不踩雷?從人氣營養三明治、咖哩飯、鹹湯圓,到百年糕餅伴手禮,完整彙整22家在地人推薦基隆美食清單+交通路線,一日吃好吃滿超簡單!

【2025基隆美食】22家在地人激推小吃推薦+伴手禮清單,吃貨一日遊攻略! 目錄
  1. 基隆美食介紹
  2. 基隆美食 | 1.基隆孝三大腸圈:在地人從小吃到大的糯米腸傳奇
  3. 基隆美食 | 2.基隆菊姐大腸圈:在地人說最強版本
  4. 基隆美食 | 3.天天鮮排骨飯:好吃到連台劇都來取景
  5. 基隆美食 | 4.孝三路魷魚羹肉圓:在地人叫它孝三四大天王之一,不吃等於白來
  6. 基隆美食 | 5.廖媽媽珍珠奶茶專賣鋪:學生從國中喝到出社會的青春珍奶
  7. 基隆美食 | 6.李家鍋貼饅頭:吃得到酥脆與麵香雙重驚喜
  8. 基隆美食 | 7.春美肉圓:巷內的炸肉圓老攤,一咬外酥內爆汁
  9. 基隆美食 | 8.基隆魚丸伯仔:比九份還早的創始本店,豆干包才是隱藏版主角
  10. 基隆美食 | 9.吳姳麵館:隱藏系蓋飯,蚵仔蝦仁多到蓋不住飯
  11. 基隆美食 | 10.張仙燴飯:巷弄的爆香咖哩炒麵與沙茶燴飯
  12. 基隆美食 | 11.阿華炒麵:凌晨也吃得到的什錦咖哩炒麵
  13. 基隆美食 | 12.基隆遠東泡泡冰:全台第一家泡泡冰創始店
  14. 基隆美食 | 13.基隆廟口10號攤雞肉絲飯:深夜限定款滷肉飯
  15. 基隆美食 | 14.鹹湯圓豬肝腸(大觀圓):鹹香手工湯圓+限量豬肝腸一次滿足
  16. 基隆美食 | 15. 麗香的店-阿本伯燒賣:巨無霸手工燒賣配排骨酥湯剛剛好
  17. 基隆美食 | 16. 基隆崁仔頂火烤三明治:內餡爆炸多的現烤三明治攤車
  18. 基隆美食 | 17.七堵家傳營養三明治:在地三十年只賣一樣東西
  19. 基隆美食 | 18.劉家50年老店臭豆腐:現炸臭豆腐+魷魚羹湯的絕妙滋味
  20. 基隆美食 | 19.三坑菜頭滷:無招牌小攤,一鍋滷味飄香三十年
  21. 基隆美食 | 20.三沙灣麵線羹:吃得到魚漿包大腸的在地限定麵線
  22. 基隆伴手禮 | 連珍糕餅店:百年傳承的芋泥球始祖,甜點控必買
  23. 基隆伴手禮 | 李鵠餅店:140年不敗的綠豆沙與咖哩酥老店
  24. 關於基隆美食dcard、ptt網友還想知道的有?
  25. 基隆美食怎麼吃最輕鬆?在地人都這樣安排交通!

所謂「基隆美食」,不只是你在基隆美食廟口吃到的鼎邊銼、營養三明治,真正讓在地人一吃再吃的,其實藏在基隆美食仁愛市場樓上、孝三路轉角,還有愛四路夜裡11點才亮燈的雞絲飯攤,每一口都是這座港邊城市的日常味道,如果你厭倦了觀光客行程,或是想要一次吃到那些只有基隆人才知道的老滋味,這篇整理了22家基隆美食推薦,一篇就懂基隆哪裡好吃,從早吃到深夜的「基隆美食地圖」,讓你從早餐、正餐、點心一路吃到宵夜,還附上在地人推薦的私房搭配方式,讓你這趟不只吃得飽,更吃得懂基隆美食城的美味。

基隆美食 | 基隆孝三大腸圈

圖片來源:基隆旅遊網

位在基隆火車站南站出口走路10分鐘內,這間「孝三大腸圈」不只是在地老攤,也是許多基隆人從小吃到大的記憶,也是基隆美食小吃的傳奇。
從1968年營業至今,這家藏在孝三路99巷的小攤,只賣幾樣豬內臟與糯米腸,卻能吸引饕客絡繹不絕,連基隆市長林右昌也曾親自推薦過,一份【大腸圈】只要50元,米粒飽滿Q彈、帶著蝦米和油蔥的香氣,豬肝滑嫩、豬肺脆口,還可以搭配【基隆美食吉古拉】(基隆限定的魚漿竹輪),只沾店家那一匙蒜辣醬就非常夠味。

內行人都知道,這家的糯米腸不只是米香足,還「腸衣超薄」,吃起來完全不會卡牙或太韌,搭配滷得剛好的內臟組合,當正餐、小吃都適合;推薦平日中午11:00前到場,不然熱門時段很容易賣完。想找基隆美食外帶的話,這攤真的不能錯過,份量實在又方便帶著走,難怪在地人天天排隊。

📍 地址:基隆市仁愛區孝三路99巷3號
🕒 營業時間:10:00–18:00(週一公休)
💡 推薦搭配:大腸圈+豬肝+吉古拉+蒜辣醬(可外帶)

基隆美食 | 基隆菊姐大腸圈  (原孝三路三兄弟)

與「孝三大腸圈」一街之隔,「菊姐大腸圈」是在地人心中另一個不能不提的基隆美食大腸圈代表;這一帶聚集許多台灣基隆美食老攤,兩家其實是同門分家,各自堅持傳統製法,但口味上略有差異,也讓這兩攤在在地人之間一直有「哪家最好吃」的熱議……,菊姐家的【大腸圈】選用新鮮大腸灌製,內餡拌入蝦米與油蔥,吃起來Q彈中帶濃厚米香,而攤位上同樣有販售各式內臟小菜,像是【豬肺】、【吉古拉】、【肝連】,每樣都處理得乾淨不腥,尤其【豬肝】火候抓得剛好,入口即化。

最大特色是店家自製的雙醬——「甜辣醬」+「蒜泥醬油膏」的組合,讓原本就入味的糯米腸和小菜多了層次與風味,一吃就上癮;若想比拼兩家差異,建議你可以上午先吃孝三,下午再繞來菊姐,體驗基隆美食在地人推薦的「鹹中帶香 VS 濃中回甘」。

📍 地址:基隆市仁愛區孝二路93巷12號
🕒 營業時間:09:30–20:00(週二公休)
💡 在地建議吃法:大腸圈+豬肝+肝連+甜辣+蒜泥雙醬
💬  PTT 評價:觀光客愛孝三、老基隆人更偏菊姐

基隆美食 | 天天鮮排骨飯

圖片來源:天天鮮排骨飯商家

走在孝三路,如果你在中午時段看到一排人在等便當,很可能就是這家「天天鮮排骨飯」。從外觀到價格都很樸實,但只要吃過一次,十之八九會被他們家的【招牌排骨飯】收服,排骨外酥內嫩,帶點醬油微甜與胡椒辛香的風味,一口咬下是紮實肉感不是粉感,加上基隆人私心愛的丸進辣椒醬味道調和,是那種吃完會回味的便當菜。

除了單點【排骨飯】,也有雙拼系列(像【排骨+蝦仁飯】、【雞腿+蝦仁飯】),飯面搭配酸菜、高麗菜,再加一顆炸半熟荷包蛋,戳破蛋黃讓蛋液和飯拌著吃,超級滿足,內用還附湯,最常見是【味噌湯】或【豬骨湯】,不只免費,還能續碗,難怪成為基隆學生族與上班族的每日定番。

值得一提的是,這家店還曾在影集《八尺門的辯護人》中被男主角提到:「仁愛區,我最愛的還是排骨蝦仁飯」

📍 地址:基隆市仁愛區孝三路42巷4號
🕒 營業時間:11:00–19:30
🎬  特殊亮點:出現在台劇劇情中、排骨蝦仁飯雙拼最熱銷
💡 在地人提醒:可內用、有湯可續,建議避開12點尖峰排隊時間

如果你對魷魚羹還停留在勾芡濃稠那種印象,來試試孝三路這家「魷魚羹肉圓」,你會知道什麼叫清爽有層次又夠味的羹湯。

這間店有趣的地方是攤子分兩邊:一邊專賣【魷魚羹】,另一邊是【炸肉圓】,雖然是兩個攤位營業,卻是固定一起吃的在地人組合;魷魚選用厚切新鮮魷魚,湯頭以柴魚高湯為底,勾芡輕盈,喝起來甘甜不死鹹,魷魚口感脆嫩不硬,入口咬斷超有彈性,【肉圓】則走「酥炸款」,外皮炸得金黃微脆,咬開內餡是醃製紅糟肉與筍絲,香氣鹹中帶甜,加上店家特調蒜香甜辣醬,是很多老基隆人記憶中「最搭配的羹+圓組合」。

📍 地址:基隆市仁愛區孝三路97號
🕒 營業時間:09:00–20:00
💡 推薦吃法:魷魚羹+炸肉圓雙拼吃最過癮
🥢 內用位少建議外帶,也方便路邊邊走邊吃

說到基隆的飲料名店,大多數在地人第一個講的不是連鎖手搖,而是這家「廖媽媽珍珠奶茶專賣鋪」——一間賣古早味珍奶、藏著無數人青春回憶的老店。

位在孝三路樓上的這間飲料鋪,沒有華麗裝潢,但店內有幾張內用桌椅,牆邊擺滿懷舊漫畫書,常常是學生族群下午放學後三五成群報到的基地,一邊喝飲料一邊聊天看漫畫;菜單走傳統手搖風格,珍奶、紅茶、綠茶樣樣有,價格平實超親民,CP值讓人感動。

【珍珠奶茶】也是廖媽媽家最大招牌,每天現煮的珍珠軟Q不黏牙,帶點淡淡黑糖香氣,奶茶部分「茶味重、奶味輕」,不會過於甜膩,屬於那種喝完整杯也不會膩口的版本,特別適合偏好「清爽系」奶茶的人。

📍 地址:基隆市仁愛區孝三路84號2樓
🕒 營業時間:11:00–21:30
💡 特色亮點:有漫畫可看、內用座位多、珍奶是黑糖香+清爽茶感版本
🧊 推薦喝法:珍奶+微糖+少冰,是最多在地人愛的標配組合

基隆美食 | 李家鍋貼饅頭

「李家鍋貼饅頭」是許多老基隆人從小吃到大的早餐選項,沒有華麗門面,甚至連招牌都沒有,但每天一開門,門口就會默默出現排隊人潮——這才是真正藏在巷內的基隆老味道,這條巷子也算是一 條袖版的基隆美食街。

所謂「鍋貼饅頭」,並不是常見的台式煎餃,而是用老麵發酵麵糰揉製成饅頭狀,再用平底鍋半蒸半煎製成,一面蓬鬆綿軟、一面焦香酥脆,咬下的瞬間口感超有層次,吃過一次幾乎都會再回頭。除了鍋貼饅頭,店裡還有手工製的【韭菜盒子】、【菜肉包】與【水餃】,每樣都是傳統山東家常口味,皮厚餡多、香氣實在。

因為數量有限又是純手工製作,這家店通常中午前就會賣完,很多婆婆媽媽和老顧客一早開門就來排,買個幾顆饅頭配豆漿就是他們的一日開始。

📍 地址:基隆市仁愛區孝三路99巷3-1號
🕒 營業時間:08:00–15:00(週日公休)
💡 推薦吃法:鍋貼饅頭熱騰騰吃、韭菜盒子加辣椒醬最對味
🌟 在地人提醒:早上開門就去,晚了可能連盒子都搶不到

基隆美食 | 春美肉圓

圖片來源:春美肉圓FB

若不是老饕帶路,很多人經過仁一路的這條巷子根本不會發現這間小攤,「春美肉圓」低調到不行,只有幾張塑膠桌椅、簡單遮棚,但卻藏著讓人一吃成主顧的酥炸肉圓老味道。

這裡的【肉圓】現點現炸,外皮薄但炸得酥脆,咬下去還保有Q度,內餡是紅糟醃過的肉塊與脆口筍絲,香氣飽滿、口感豐富,不靠過多醬料也很夠味。搭配店家特製的甜辣醬,一點點蒜香,一點點鹹中回甘,完全不膩口,吃肉圓建議一定配一碗湯,這裡提供【虱目魚丸湯】與【貢丸湯】,湯頭用柴魚熬煮,清爽帶點油蔥香,剛好解炸物的膩,份量剛好,也讓整體變成完整的一餐

📍 地址:基隆市仁愛區仁一路317號
🕒 營業時間:09:00–21:00(週一公休)
💡 推薦搭配:炸肉圓+虱目魚丸湯,冬天最適合
🌟 小提醒:巷內難找,建議可以定位導航找

基隆美食 | 基隆魚丸伯仔

雖然很多人對「魚丸伯」的印象是九份分店,但其實最早的本店就在基隆市中心,這家「基隆魚丸伯仔」從市場小攤起家,靠著一碗魚丸湯和豆干包,默默走過一甲子歲月,現在依然是許多老顧客心中「基隆最好吃的湯」。

這裡的【魚丸湯】走的是手工系路線,魚漿扎實、彈性足夠,咬下還有淡淡柴魚和白胡椒香氣,湯頭也不會過鹹,適合單喝或配主食,但真正讓老饕回訪的,是那顆低調卻驚艷的【豆干包】,豆干包外表看起來像一般油豆腐,但其實內部包著豬肉與魚漿混合的餡料,一咬就爆汁,口感介於貢丸與滷蛋之間,加上甜辣醬與蒜末更有層次;若怕吃不飽,可加點【乾冬粉】,吸滿特調醬汁,每一口都是香氣炸裂的蒜香與油蔥味。

📍 地址:基隆市仁愛區愛二路56號
🕒 營業時間:10:30–18:30
💡 推薦搭配:魚丸湯+豆干包+乾冬粉,是地道組合
🌟 小提醒:座位不多、出餐速度快

基隆美食 | 吳姳麵館蓋飯

在基隆想找平價又有創意的午餐,當地人最常提到的就是位在基隆美食超級多的仁愛市場二樓這家「吳姳麵館」,雖然店名聽起來像傳統麵店,但其實最搶戲的是他們家浮誇系的基隆美食海鮮招牌【蚵仔蓋飯】與【蝦仁蛋蓋飯】。

最受歡迎的【男子漢蚵仔蓋飯】,一整碗鋪滿爆量蚵仔,幾乎看不到底下的飯,蚵仔鮮度高、無腥味,不用過多調味就很夠味,搭配鹹香滷汁與半熟荷包蛋,吃起來濕潤又帶海味;另一款人氣餐點是【女神蝦扯蛋蓋飯】,蝦仁鋪好鋪滿,配上戳破蛋黃的蛋液,整碗飯滑順不膩,口味清爽更適合夏天。

除了蓋飯也有販售傳統乾麵、湯麵與小菜,但現場點單約七成都直奔海鮮飯類。由於市場空間不大,午餐時間常常大排長龍,建議避開尖峰時段再來,比較不用等太久。

📍 地址:基隆市仁愛區愛三路21號2樓(仁愛市場內)
🕒 營業時間:週三~週五 09:30–14:00、16:30–18:00 / 週六、日09:30–14:00(週一、週二公休)
💡 人氣推薦:男子漢蚵仔蓋飯、女神蝦扯蛋蓋飯
🌟 小提醒:市場內空間較擁擠,建議提早10:30前到現場

基隆美食 | 10.張仙燴飯

圖片來源:張仙燴飯FB

走進美食基隆廟口夜市,這裡不只有甜不辣和鼎邊銼,在靠近愛四路的小巷裡,有一間外觀低調、牆上貼滿電視節目與報紙剪報的小吃店——「張仙燴飯」,是基隆在地人口耳相傳的燴飯與炒麵老店。

這裡的【招牌咖哩炒麵】一上桌就香氣四溢,濃郁奶香中帶微辣的咖哩醬牢牢巴在炒得剛剛好的油麵上,不會過爛也不會太乾,是許多老饕推薦基隆美食,想吃得更有口感,可以改成烏龍麵版本,另一個隱藏人氣王是【沙茶牛肉燴飯】,沙茶醬鹹香不膩、滲入飯粒,搭配嫩牛肉片、青菜、魚板與玉米粒,每一口都很有家常感,還有【蔥爆雞飯】香氣十足、肉質嫩帶焦香,也有不少回頭客點來配湯當晚餐。

雖然座位不多、環境簡單,但整體乾淨、出餐快速,是許多在地人從學生吃到上班的便當口袋名單,若不想等太久,建議提前打電話外帶。

📍 地址:基隆市仁愛區愛四路2之2號
🕒 營業時間:11:00–21:30(週二公休)
💡 推薦清單:咖哩炒麵(可換烏龍)、沙茶燴飯、蔥爆雞飯
🌟 小提醒:內用座位少、建議外帶;菜單選擇多,口味偏台式炒香路線

基隆美食 | 11.阿華炒麵

如果你在基隆夜裡肚子餓,「阿華炒麵」幾乎是唯一會被在地人第一個喊出來的宵夜聖地。從白天營業到凌晨,幾乎也快要是基隆24小時美食,位在愛四路轉角小巷裡,內用座位不多,但從夜晚10點過後,門口總是出現排隊人潮,不分平假日。

【招牌什錦咖哩炒麵】是一大特色,每盤現點現炒、熱騰騰上桌,咖哩醬香濃微辣,與麵條一起在鐵鍋中炒出焦香氣,配料澎湃,有蝦仁、蛤蜊、豬肝、貢丸,甚至還有基隆限定的【吉古拉】入菜,吃起來鹹香帶辣,深夜來上一盤特別過癮,麵條可依喜好選擇油麵、烏龍麵或米粉,若想換換口味,也有一般炒麵、湯麵可以選擇;湯品如蛋花湯或蛤蜊湯都很受歡迎,拿來搭炒麵剛剛好解膩。

📍 地址:基隆市仁愛區愛四路1-3號
🕒 營業時間:週一 00:00–06:00 / 週二 10:00–00:00 / 週三~週日 00:00–06:00、10:00–00:00
💡 推薦搭配:咖哩炒麵+蛤蜊湯
🌟 小提醒:深夜熱門,常常排隊;外帶速度快,適合宵夜快閃

基隆美食 | 基隆遠東泡泡冰

走進廟口夜市,別只顧著吃鹹食,記得預留一個胃給這家超過一甲子歷史的冰品老店「基隆遠東泡泡冰」——號稱全台第一碗泡泡冰的誕生地,也是許多基隆人夏天的童年記憶。

店裡主打【花生花豆泡泡冰】,使用特製機器將冰花與配料打成細緻泡泡狀,綿密口感介於冰沙與奶昔之間,花豆沙沙、花生香濃,每一口都甜而不膩,吃完非常解暑。還有【芒果】、【百香果】等當季水果口味,天然果香濃郁,不會像市售刨冰那樣死甜或加人工香精。

店內保留許多懷舊裝飾,像是老電話、縫紉機與復古牆面,加上全天候營業至深夜,不管你是白天觀光、晚上逛街或宵夜後解膩,都很適合來上一杯

📍 地址:基隆市仁愛區仁三路5號
🕒 營業時間:10:00–23:00
💡 推薦口味:花生花豆、芒果、百香果
🌟 小提醒:假日常排隊;可外帶也可店內小坐,夏天傍晚最熱鬧

基隆美食 | 基隆廟口10號攤雞肉絲飯

夜深了,你以為廟口夜市都打烊了嗎?錯,其實在基隆廟口有一攤只在晚上11點後才登場的神秘美食「基隆廟口10號攤雞肉絲飯」,是許多在地人下班後、收攤前必定報到的宵夜選擇。

這個攤位白天是賣螃蟹羹與油飯,晚上搖身一變改賣雞肉絲飯,一碗飯配一碗湯,百元內就能吃飽喝足,深夜暖胃又療癒。雞絲飯拌上特製鹹香滷汁,鋪上手撕雞絲,不油不膩、口味剛剛好,搭配薑絲赤肉湯,湯頭清甜帶鮮,每口都讓人覺得值回票價。

不過因為10號攤位不設內用座位,大家不是站著吃、就是買回家或車上吃,這樣的畫面其實也已經成為基隆夜生活的一部分。

📍 地址:基隆市仁愛區仁三路(廟口夜市第10攤)
🕒 營業時間:23:00–05:00
💡 招牌推薦:雞絲滷肉飯、赤肉湯
🌟 小提醒:僅供外帶;適合晚班下工或夜遊後充飢

基隆美食 | 鹹湯圓豬肝腸(大觀圓)

圖片來源:鹹湯圓豬肝腸FB

如果你喜歡吃古早味,又剛好來到仁愛市場附近,那絕對不能錯過這間名字超有記憶點的小攤「大觀圓」,主打基隆限定的【豬肝腸】與每日手工製作的【鹹湯圓】,是許多老顧客從小吃到大的味道,這一帶靠近基隆美食廣場與市場交界,不少人會順路外帶一份回家當晚餐。

【鹹湯圓】用的是純手工白胖湯圓,Q彈不黏牙,內餡包著微鹹絞肉與菜脯,外皮厚實但不軟爛;湯頭是用大骨與蝦米慢火熬煮,油蔥香氣四溢,喝起來清爽不膩,每一口都暖心又暖胃,而【豬肝腸】這道料理可不是哪裡都吃得到,它是將豬肝打成泥後混合豬絞肉、香料灌腸,再蒸熟切片,外表像香腸,但吃起來口感更細膩紮實,帶著內臟獨有的微甘香,非常適合配湯一起享用。豬肝腸每日限量供應,建議下午三點前就去,太晚幾乎買不到。

📍 地址:基隆市仁愛區仁四路31號
🕒 營業時間:08:00–19:00(週一公休)
💡 推薦組合:鹹湯圓+豬肝腸拼盤
🌟 小提醒:湯圓整天都有,豬肝腸下午前容易售完,想吃記得提早

基隆美食 | 麗香的店-阿本伯燒賣

圖片來源:阿本伯燒賣商家

在忠二路的小巷裡,有一間沒有華麗裝潢、座位不到十個的小吃店「麗香的店」,但大家提起這裡時,習慣說的卻是「阿本伯燒賣」,因為這顆燒賣真的太有名。從第一代阿本伯開始,這家店已經賣了超過60年,堅持每日手工現做,是不少基隆人在地早餐的靈魂選項。

【阿本伯燒賣】外型比一般燒賣大兩倍,內餡用的是魚漿混豬肉,加上大量油蔥酥提香,一口咬下,外皮Q彈、內餡鹹香多汁,再沾點店家特製甜辣醬,香氣層次立刻升級;如果還想吃飽一點,不妨加點一碗【排骨酥湯】,湯頭清甜、排骨燉得軟爛中帶嚼感,非常適合搭配燒賣當作一餐,還有一個被低估的主角是他們的【古早味乾麵】,簡單拌上豆芽、油蔥與醬油膏,吃起來鹹香開胃,價格也走銅板路線,不會有負擔。

📍 地址:基隆市仁愛區忠二路63號
🕒 營業時間:07:00–18:00(週一公休)
💡 推薦搭配:手工燒賣+排骨酥湯或古早味乾麵
🌟 小提醒:早餐尖峰時間人潮最多,建議避開8點前後

基隆美食 | 16. 基隆崁仔頂火烤三明治

基隆的宵夜名單絕對不能少了「崁仔頂火烤三明治」,從原本只是崁仔頂魚市場旁的小攤車,到現在有實體店面,人氣依舊不減,是許多在地人從學生時期就吃到現在的深夜愛店。

這家三明治最大的特色就是「現點現烤+料多實在」,吐司兩面烤到微焦香脆,夾入滿滿內餡幾乎炸出來,每一口都吃得到實感與滿足感。人氣口味像是【雞腿排三明治】、【總匯三明治】、【豬排+花生醬】都非常搶手,還有甜口味的果醬吐司系列可以當作宵夜甜點,如果不喜歡等,建議電話先預訂再來取餐,因為現場雖然翻桌快,但點餐與製作時間仍需等待,尤其晚餐與宵夜時段幾乎不間斷排隊。雖然店內沒有內用座位,但大家早已習慣外帶回車上吃或帶回家配電視,這種小確幸就是崁仔頂三明治的魅力。

📍 地址:基隆市仁愛區忠四路1號
🕒 營業時間:17:00–01:00(週一、週二公休)
💡 招牌推薦:雞腿排三明治、總匯吐司、香腸花生醬口味
🌟 小提醒:建議電話預訂避免久等;無內用空間

基隆美食 | 七堵家傳營養三明治

圖片來源:七堵家傳營養三明治FB

說到基隆代表性的點心,營養三明治絕對榜上有名,而七堵這家「家傳營養三明治」,只賣一樣產品卻能賣超過三十年,靠的就是手工製作與穩定品質,甚至不少基隆在地人都願意專程搭火車過來,只為了外帶幾條回家。

營養三明治的做法其實很樸實:長條麵包炸得外酥內軟,對剖後夾入滷蛋、火腿、小黃瓜、番茄,再大手筆淋上厚厚一層甜美乃滋,咬下去是鹹香中帶著清爽脆感,吃完嘴角還會黏到醬料,卻讓人忍不住想馬上再來一條,這家店沒有內用座位,販售形式也非常簡單,只有外帶,而且只在週二、週三兩天營業,每到下午時段就有固定客群排隊,是七堵人心中最經典的下午茶選擇之一,不愧它基隆七堵美食的美名。

📍 地址:基隆市七堵區南興路28號
🕒 營業時間:14:30–20:30(僅營業週二、週三)
💡 必吃品項:營養三明治(唯一招牌)
🌟 小提醒:每周只開兩天,想吃請記得提早卡位

基隆美食 | 劉家50年老店臭豆腐

在基隆想吃臭豆腐,不少在地人第一時間就會想到這家「劉家50年老店臭豆腐」。店面雖然低調樸實,但開業至今已超過半世紀,是基隆人從學生時代吃到出社會的銅板炸物愛店,也是許多通勤族、等船客的美食據點,因為它的位置就在港西街,鄰近基隆城際轉運站與海洋廣場。

這裡的【臭豆腐】是現點現炸,外皮酥脆不油膩,裡頭還保留嫩嫩湯汁,搭配店家自製酸甜泡菜吃起來清爽不膩,臭味剛好不過頭,即使平常不太吃內臟類或重口味的人,也能接受這一味,除了臭豆腐,許多老顧客還會搭配一碗【魷魚羹湯】,湯頭用柴魚熬煮,清香溫潤,魷魚片軟Q帶韌勁,兩者搭起來就是最經典的基隆在地吃法;不論你是要當正餐還是下午點心,這一組都剛剛好,吃完還能順道散步到港邊看海,非常適合初訪基隆的朋友安排進行程中。

📍 地址:基隆市仁愛區港西街19號
🕒 營業時間:10:30–21:00
💡 經典組合:臭豆腐+魷魚羹湯
🌟 小提醒:用餐時間容易客滿,建議避開中午與傍晚

基隆美食 | 三坑菜頭滷

圖片來源:三坑菜頭滷商家

離三坑火車站不遠,有一家只有在地人知道的小店「三坑菜頭滷」,開在一棟藍色矮房前,沒有明顯招牌,也沒有菜單,卻是許多老基隆人一早起床就會來報到的早餐或早午餐選擇。從鐵道旁走過來,不遠處就能聞到濃郁的滷香,這一鍋「什麼都有」的滷味,已經飄香三十多年,是不少人記憶中的日常。

滷鍋裡的主角是【白蘿蔔】,切塊滷得透而不爛,咬下瞬間爆出湯汁,香氣撲鼻;還有豬雜類像【嘴邊肉】、【肝連】、【油豆腐】、【吉古拉】等,通通都是自選現夾,搭配清爽不死鹹的高湯,吃起來特別順口。許多人會點上一碗湯再選幾樣滷味拼盤,百元有找就能吃得非常滿足。

這裡沒有菜單、沒有內用座位,只有長板凳與在地人習慣的排隊規矩,晚來了還可能吃不到,因為老闆每天只備有限量食材,賣完就收,通常下午六點前東西就差不多光了。

📍 地址:基隆市仁愛區龍安街146號
🕒 營業時間:10:00–20:00(賣完提早收)
💡 推薦組合:白蘿蔔+豬雜+吉古拉+一碗湯
🌟 小提醒:早上10點後陸續營業,建議中午前來選擇較多

基隆美食 | 三沙灣麵線羹

圖片來源:三沙灣麵線羹商家

說到基隆在地麵線羹,這家開在三沙灣市場旁的「三沙灣麵線羹」絕對是老饕等級才知道的私房小吃。外觀低調、內用位子不多,但人氣從沒掉過,特別是在天氣轉涼時,店外常能看到大家端著熱騰騰麵線邊走邊吃的畫面,是基隆港邊最真實的庶民日常。

這裡的【招牌麵線羹】湯頭清甜、醬香適中,特別之處在於加入自家手工製作的「魚漿包大腸」——這是將新鮮魚漿包裹滷過的大腸段,再與麵線一同熬煮,每一口都吃得到海味與滷香交融的層次感。這種組合幾乎只有基隆才吃得到,堪稱地方限定口味,若胃口好,也推薦加點一份【蚵仔煎】,使用新鮮蚵仔搭配外酥內嫩的煎法,醬汁鹹甜適中,不會掩蓋海鮮本味。這樣一碗麵線一份蚵仔煎,就是最道地的基隆人午餐組合。

📍 地址:基隆市中正區中船路104號
🕒 營業時間:07:00-18:00
💡 必吃搭配:魚漿包大腸麵線羹+蚵仔煎
🌟 小提醒:可外帶;座位有限,建議避開午餐尖峰

吃完一連串基隆在地美食,肯定也想帶些伴手禮回家!以下介紹兩家基隆超過百年歷史的糕餅老店:

基隆伴手禮 | 連珍糕餅店

圖片來源:連珍糕餅店官網

說到基隆必買的伴手禮,大多數人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就是「連珍糕餅店」的【芋泥球】。這間基隆美食甜點扛霸子創立於1912年的百年老店,至今仍是許多甜點控心中的聖地,不僅在地人會買,連國外旅客都會特地來店裡排隊,連珍也因此被封為「基隆伴手禮首選」。

他們家的【芋泥球】使用大甲芋頭精華製作,不添加人工香料,每一顆都小巧飽滿,外層綿密、內餡還能咬到些微芋頭纖維,香氣自然、甜度剛好,配上熱茶超療癒;而且每日現做數量有限,常常一開店就被掃光,想買記得早點來。

除了招牌芋泥球,連珍也陸續開發出像是【芋泥堡堡】、【皇家奶酥蛋糕】、【雪露】、【雪花糕】等創新品項,甜而不膩的風味和可愛外觀也讓年輕人愛不釋手,傳統系列如【方塊酥】、【綠豆椪】也依舊受歡迎,買來自己吃或送禮都很適合。

📍 地址:基隆市仁愛區愛二路42號
🕒 營業時間:08:00–21:00
💡 人氣商品:芋泥球、芋泥堡堡、皇家奶酥蛋糕
🌟 小提醒:建議一早來購買,熱門品項中午前可能完售

基隆伴手禮 | 李鵠餅店

想帶點基隆在地味道回家?除了連珍,另一家絕對不能錯過的百年老店就是創立於光緒年間(1882年)的「李鵠餅店」。這家超過140年歷史的老字號糕餅店,從一塊【綠豆沙餅】起家,至今仍然堅持每日手工現做,是不少在地人從小吃到大的回憶。

他們家的【咖哩酥】更是人氣王,外皮微酥,咬下去是混合咖哩香料、豆沙與滷肉塊的鹹甜餡料,層次感非常豐富,是許多老饕的首選;而【綠豆沙餅】則是冷藏後口感更細緻,豆香濃郁,餅皮酥而不碎,配茶或單吃都很合適。

其他品項如【鳳梨酥】、【蓮蓉餅】、【椪餅】也都是熱賣商品,不同於大量機器生產的連鎖糕餅,李鵠家的每一樣甜點都有濃濃的職人手感,尤其適合送給長輩或國外朋友當伴手禮。每天開門前常有排隊人潮,建議提早出發避免向隅。

📍 地址:基隆市仁愛區仁三路90號
🕒 營業時間:08:30–20:45
💡 招牌推薦:咖哩酥、綠豆沙餅、鳳梨酥
🌟 小提醒:冷藏吃風味更佳,也可電話預訂避免排隊

Q:除了廟口夜市,基隆還有哪些美食聚集地?

基隆除了廟口夜市,還有幾個在地人激推的基隆美食必吃熱區:

  • 仁愛市場二樓:藏著許多經典老店,如「吳姳麵館」、「鹹湯圓豬肝腸」等

  • 孝三路一帶:密集分布多家傳統小吃,像是「孝三大腸圈」、「魷魚羹肉圓」

  • 基隆火車站南站周邊:聚集不少人氣巷弄小吃,包括「菊姐大腸圈」與碳烤吉古拉

  • 七堵區:推薦「七堵家傳營養三明治」、「七堵臭粿仔湯」

  • 其他零星散佈美食點:如「天天鮮排骨飯」、「三沙灣麵線羹」、「西八碼頭炸雞」等,也是PTT網友討論度超高的私房名單

另外,基隆還有許多散布在各區的特色美食,像是:「天天鮮排骨飯」、「西八碼頭炸雞」、「三沙灣麵線焿」,都是在地人推薦的好味道。

Q :基隆廟口夜市有什麼必吃?

以下是遊客與老饕一致推薦的廟口必吃名單:

  • 【吳家鼎邊銼】/【圳記紅燒鰻】/【營養三明治】

  • 【基隆三兄弟豆花】/【阿華炒麵】/【吳記螃蟹羹】

  • 【天一香肉焿順】/【泡泡冰】/【雞卷】
    建議空腹前往,一路邊走邊吃,鹹甜通包不踩雷!

Q: 基隆美食與台北有什麼差異?

基隆主打「港口在地味」,以海鮮與古早味小吃為主:

  • 擅長 現撈海產快炒、螃蟹羹、吉古拉魚漿料理
  • 價格多數 銅板價、份量實在,CP值高
  • 許多小吃老店集中在市場或夜市,不追求裝潢,吃的是味道

相較之下,台北美食選擇多但偏都會化,基隆則保有更多傳統風味

Q:怎麼安排基隆美食一日遊?

以下是一日爆吃行程建議:

  • 早上:仁愛市場二樓「吳姳麵館」+「鹹湯圓豬肝腸」
  • 中午:孝三路「孝三大腸圈」+「天天鮮排骨飯」+「廖媽媽珍奶」
  • 下午茶:「崁仔頂火烤三明治」當點心
  • 傍晚夜市:「紅燒鰻羹」、「營養三明治」、「豆花」、「泡泡冰」
  • 深夜宵夜:「阿華炒麵」或「10號攤雞絲飯」

👉 若怕開車找不到位,可預約包車美食行程,省時省力又能吃遍各地好料!

基隆美食雖多,但不少隱藏在巷弄或市場內,對遊客來說,自駕常常面臨「找不到車位」和「路線不熟」的困擾,加上下雨機率高,若一邊撐傘一邊找店吃飯實在掃興。因此,推薦可以選擇彈性 2~12 小時的包車服務,讓專業司機依你的美食清單帶你一站接一站,吃完還能在車上休息補眠,完全不必煩惱天氣、停車或走錯路。

尤其若是想一次吃遍孝三路、仁愛市場、七堵、廟口夜市等多點分布的基隆必吃小吃,包車更是最高 CP 值的選擇。無論是三五好友、情侶、家庭出遊都適用,有時甚至比搭大眾運輸更省力又划算,也是你吃遍基隆美食懶人包的神器!

🛻 包車建議用途:

  • 想拍照打卡,不想風吹日曬
  • 帶長輩或小孩出遊
  • 想自由安排行程時間、不被公車火車綁住
  • 美食太多不想一直走路換地點

想更輕鬆吃遍基隆,一鍵預約包車服務是最穩妥的選擇

專人接送吃好吃滿不踩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