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
- 首頁
- 雲林
雲林必去景點排行|TOP 9 必玩清單
1劍湖山世界主題樂園
位於雲林縣古坑鄉永光村的劍湖山世界,自 1990 年開幕以來,一直是臺灣中南部最受歡迎的旅遊勝地之一,佔地約 60 公頃。
劍湖山世界的故事,是從一個成功的主題樂園開始的。多年來,它累積了穩定的人氣與營運經驗,並逐步擴大了其服務版圖。為了提供遊客更完整的體驗,園區在 2002 年增建了設施完備的劍湖山王子大飯店和劍湖山園外園,正式轉型為全臺灣知名的複合式主題遊樂園。
近年來,劍湖山世界持續為遊客帶來新意。透過引進國際知名的主題內容,例如 2013 年完成的「小威の海盜村」(改編自日本卡通《北海小英雄》)和驚悚電影院,以及 2012 年新增的摩爾莊園主題玩樂館,這裡確保了所有年齡層的遊客都能盡情暢玩。
無論您是想在刺激的設施上挑戰自我、在水上樂園中清涼一夏,還是想在飯店內享受主題式住宿和購物,劍湖山世界都能讓您體驗水陸設施兼備、歡樂無限的度假時光。
2北港朝天宮
雲林的北港朝天宮相傳建於西元1694年,至今超過三百多年的歷史。廟內供奉的是天上聖母,俗稱「媽祖」,最為尊貴是殿中央那尊最大的「鎮殿媽祖」,和體積最小的「湄洲媽祖」,其餘的媽祖神像都只是分身。寺廟內也相當多的文物,不同年代的石碑、龍柱、以及兩位台灣總督及蔣經國所賜的匾額。入口處的木造八卦藻井最為精緻,是台灣廟宇建築的經典。朝天宮的香火鼎盛,無論平日還是假日,都有非常多人來這裡拜拜。每年的農曆春節至3月底是朝天宮進香的旺季,在這段期間你可以看到各種傳統民俗活動。每年農曆3月23日媽祖誕辰紀念日前後,更是可以看到媽祖出巡通宵未眠的盛況。
朝天宮的側邊有著一棟接近荒廢的洋樓,這一棟在1912年興建完成的洋樓可是北港第一座西式建築。原地本來要修建因為地震而倒塌的部份媽祖廟,但因為日本殖民政府在推行「皇民化運動」,不願具有在地文化的建築被興建,廟方只好妥協蓋了一棟迎合政策的西式洋房,但至少屋頂的顏色與朝天宮相同。
朝天宮附近也有許多好吃的美食,例如「輝煌牛肉湯」、「神仙酸梅湯」、「福安鴨肉」,在商店街上也有許多賣糕餅及乾貨的店家,來這裡進香欣賞古蹟之後,別忘了順便品嚐美食喔!
4西螺大橋
這座跨越濁水溪而連結彰化與雲林的紅色大橋,興建起於日劇時代,後來因為二戰爆發而把原來建設的鋼材挪至軍事之用,延宕多時候,又在美國援助台灣期間才興建完成,在1953年完工通車時,可是當時僅次於舊金山金門大橋的世界第二大橋,全長近兩公里的橋面,除了可以行駛汽車外,還有供運糖之用的鐵路,形成公路與鐵路共用的景象。在1963年發行的十元紙鈔上,也印有著西螺大橋,顯示當時這座橋對於台灣的運輸以及象徵意義非常重大。隨著時間過去,其重要性以及大不如前,也有人覺得過於老舊想要拆掉,但在地方人士的陳情下而保留下來。現在這座富有歷史意義的大橋,成為每年大甲媽祖遶境時,指定一定要通過的地點,到了三、四月,便有超過三十萬人徒步隨同媽祖經過此橋。
5雲林布袋戲館
布袋戲角色史艷文是家喻戶曉的知名人物,它的創作人黃海岱先生的故鄉就在雲林,在這裡成立布袋戲館一點也不令人意外。雲林布袋戲館主要展示布袋戲的發展文化沿革,並珍藏了各式各樣的戲偶,與戲偶息息相關的道具服裝更是無一缺漏,展品相當完整,將布袋戲文化詳細呈現;而這裡除了展覽之外,也可以觀賞布袋戲表演,演出是以傳統的搭台和樂器進行,讓旅客可以感受當年風靡所有人的聲光特效和高潮迭起的劇情,有時候也會舉辦彩繪戲偶的活動,適合親子同樂。
戲館也是舊屋轉型的成功範例之一,前身是虎尾郡役所,舊虎尾鎮警察分局,民國94年成立布袋戲館,雖說規劃為布袋戲的展區,但館內尚且保留了郡役所的部分格局,還可以看到以往留置犯人的地方。館內提供豐富體驗,有彩繪布袋戲、操偶體驗、布袋戲演出以及中英文導覽。
6萬年峽谷
7雲林故事館
故事館顧名思義就是產生故事的地方,許多雲林的父母喜歡帶孩子來到這邊聽志工說故事,也經常舉辦給成人參加的故事創作或說演的工作坊,繪本創作以及手作DIY的活動也備受歡迎。而建築本體亦可脫鞋入內參觀,感受舊時代的日式風情-塌塌米、拉門和舊式風呂等等,並有專人導覽解說,景點面積雖不大卻內容豐富。
雲林故事館前身是各代行政首長的宿舍官邸,歷史可追溯到日據時期,原本難逃因老舊而被拆除的命運,在各方人士奔走下遂成功轉型成結合日式建築古蹟和文化教育的故事館。館內茶之間有一櫃大紅木製的幸福詩籤櫃,旅客可以把心目中的幸福寫下放進其中一格,如果喜歡其他人留下的幸福也可以將紙卡帶走,是相當特別的交流方式,來訪時可別忘了到這裡尋找幸福喔!
8虎尾驛
位於雲林縣的「虎尾驛」原是虎尾糖廠客運與小火車車站,是自日治時期就留下來的日式建築,至今仍可感受到濃濃的日式風情。外觀是長條型的日式典型木頭建築,典雅穩重的建築特色讓經過的人也不免停留佇足拍照。現今的虎尾驛已規劃為虎尾的遊客中心,並提供多種導覽手冊供遊客索取,成為觀光客必去的一個新興的景點。
雲林縣最熱鬧的兩個城市莫過於是「斗六」和「虎尾」,來到虎尾觀光千萬不能錯過虎尾驛這一站,虎尾驛站內保留了過去的售票窗口與列車時刻表,懷舊的氛圍漫佈在驛站內。驛站內目前規劃為遊客中心,販售著紀念品與雲林特有產物,若是在旅途中累了或渴了,也能夠在驛站內點杯飲品坐坐,欣賞外頭的老火車風景,度過愜意的下午。
若是在窗內看火車還不過癮的話,還能夠到外頭近距離觀賞火車從蔗田裡載著甘蔗駛進糖廠,遠眺著虎尾糖廠的老煙囪,似乎還能感受到當初糖廠與車站熱鬧繁榮的景象。來到虎尾旅行,千萬不能錯過虎尾驛的懷舊迷人的日式風采。
9蜜蜂故事館
蜜蜂故事館的營運,承載著一個長達 75 年的養蜂家族歷史。現任經營者、家中的大姊,是家族第三代傳人。她最難忘的童年記憶,是跟隨父母像「牧羊人般逐水草而居」,走遍全台採蜜,當時自然環境良好,有花就有蜜,但也讓她必須經常面對幼兒園老師「明天還會不會來」的詢問。
然而,隨著環境變遷和農藥使用等問題日益嚴重,家族事業面臨嚴峻挑戰,一度讓老闆娘的父親萌生放棄之意。這位父親憑藉著一身技術與經驗,毅然轉往泰國清邁發展。短短十年內,他成功晉升為管理五億隻蜜蜂的「蜂王」。
儘管在海外取得巨大成就,他仍心繫台灣。回台後,他進行了二度創業,不僅將成功的經驗與技術傳授給中生代蜂農,希望能帶動整體產業升級;更引進了臺灣少見的低溫真空濃縮蜜機,產出品質更優良的蜂蜜。
他隨後成立了蜜蜂故事館,主打自有品牌,將這份歷經考驗與創新的養蜂精神延續下來,目前正邁向第 15 個年頭。蜜蜂故事館不僅是一個品牌,更是一部充滿傳承、挑戰與創新的台灣養蜂史。
10西螺延平老街
雲林縣西螺鎮位於台灣最大的河流-濁水溪的南岸,在農業時代,因土地肥沃而吸引了人口聚集。在清朝時因某年的颱風大雨造成水災不斷,因此鎮上紛紛蓋起了廟宇以求天災遠離,而當信仰中心形成後,伴隨著就是城鎮的形成,商號與市集則逐漸在此成為農業之外重要的商業活動。隨後又因日本殖民統治與二戰爆發,對於西螺的農場品需求大增,後來興建的西螺大橋,更將西螺鎮推向其1930年代的黃金時期,炒高了市區的房價,當時兩樓以上的房子就超過兩百棟,有錢人房子的外觀一間比一間漂亮,比方說牙科醫生的豪宅,三樓非對稱的兩個大弧形,配上三角形的木窗,活像個牙齒一般,在當時可是非常前衛的設計。
國民政府來到台灣之後,城市發展與產業方向有所改變,讓西螺鎮的重要性不斷下降,年輕人也不再願意待在鄉下,人口外移的結果,造成原本令人稱羨的房舍逐漸荒廢。不過當經濟發展與古蹟保存再度交會時,觀光旅遊又把人潮慢慢帶回西螺,許多房舍整修過後,開放給民眾參觀,讓人體驗以前做生意的富豪家裡的樣貌為何,以前攤商聚集的東市場注入了文創新血,甚至咖啡廳與藝廊讓舊房子不再只是供觀賞之用,而街角的青草茶與巷弄裡的三角大水餃,讓來遊歷的旅客離開時,能帶著滿滿的懷舊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