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故事
西門町紅樓雖然看起來有些過時與不搭嘎,但是卻實實在在見證了西門町環繞紅樓發展的街坊超過一百年的發展歷史。紅樓外表的紅色正是其正字標記,八角形的特殊形狀打從二十世紀初就已經興建完成。其實西門町這個日本風味十足的名字,是因為在日據時期,為日本人聚集的居住區。隨著台北市的成長,購物商業的需求與日劇增,紅樓就是因應這個需求而生的流行衣飾與貨物交易廣場。
隨著政權移交給國民政府後,來自大陸的新移民漸漸轉變紅樓的功能為戲劇表演與電影播放的場所。除了比較傳統的國民片外,也有西方影片在此上映,所以漸漸成為年輕人聚會的場所。但隨著城市發展重心轉移後,紅樓漸漸無人使用,甚至在2000年的大火嚴重損害了建築本體。幸運的是在地方人士大力奔走努力後,紅樓獲得重建,並且一併活化了周遭的區域,讓紅樓重新獲得古早西門町重心的地位。
目前紅樓成為多功能使用的場所。一樓設為餐廳與藝廊,展示過往的歷史變遷。二樓常常舉辦在地樂團的現場演出,您經過時通常都會有人在此排練晚上的演出。主建築體背後有室內市場。在這裡的創意精品店展示著臺北設計圈中最具有想像力與創意的設計作品,似乎是想呼應二十世紀初,紅樓領導時尚的美好時光。由回收的電腦零件轉換重生的珠寶飾品,或是復古的台灣藝術配件,在在讓訪客流連忘返,難以空手而歸。
在紅樓外有一整排的餐廳攤販與商店,雖然在白天看起來毫無生氣,但在晚上可是熱鬧非凡。建議您在傍晚來拜訪紅樓就好,然後接著感受西門町街區上,蓬勃而生的臺北年輕潮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