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故事
說到臺北,就不能不提到中正紀念堂。因座落於捷運站出口處,便捷的交通讓這個佔地廣闊的景點成為大眾的休閒公園。偶爾的藝術與文化展覽、豐富的生態、以及為增進國人對於生活美學認識而開創的終身學習課程,都豐富了這個原只是為了紀念已故蔣介石總統而設立的中正紀念堂。
蔣公繼承國父孫中山先生的遺志,並致力于中華民國的現代化。身為國民黨領導,他帶領中華民國與當時的共產黨抗衡,逝於1975年四月,海內外的中華人士為感念蔣公德澤,故提議建立紀念堂。隨後政府採納建築師楊卓成的提案,並於1976年開工,中正紀念堂則於1980年正式竣工開放使用。
事實上,蔣介石的一生極具爭議,有人說他是民族英雄,也有人罵他是獨夫民賊。即便逝世多年,這個威權時期的獨裁領導人,在台灣留下的爭議仍延續至今,就連「中正紀念堂」的正名問題,都引起保守勢力與臺灣勢力的對峙。無論如何,走一趟這棟充滿中華文化風格的肅穆建築,就能更了解已故總統蔣介石的生前種種。一樓的展覽廳詳盡記錄著蔣公的一生,二樓與三樓則有更多的展覽和藝廊可供欣賞,四樓的衛兵交接操槍儀式更是不能錯過,從早上九點一直到下午五點,每個小時都有機會親眼目睹他們那整齊的步伐以及精準的走位。
除了紀念堂本體外,前方另有兩棟傳統中華文化皇宮的建築物,也就是著名的兩廳院:國家音樂廳與國家戲劇院,這裡正是眾多首屈一指國內外團體演出的所在地。中正紀念堂佔地二十五萬公頃,這個偌大的公園,在擁擠繁忙的都會中,提供動植物棲身的綠洲。對旅人來說,想更了解台灣歷史並體驗臺北民眾的活力,中正紀念堂是務必要造訪的重要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