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故事
位在公館商圈的寶藏巖聚落,原本是一個違章建築林立而待為拆除的眷村,因其依山傍水的地景,以及雜亂無章中卻帶有特色的景緻,在當地居民的抗爭以及藝術家的進駐後,反而成為台北市與台北101齊名的特色景點(2006年紐約時報)。現在搭乘捷運於公館站下車,步行15分鐘,就可以來到這小小村落。走在狹小的巷弄間,可以看到牆上富有童趣的塗鴉、過去老兵在樹下乘涼的搖椅靜置角落、原本反攻大陸的標語被修改為頗富趣味的文字,更多的則是藝術家們就地取材,融入自己對這個時代的反思,所製作的當代藝術品,陳列在這個村落裡,有其反差但又不突兀,像座富有生命的露天美術館。
在這小小迷宮裡,到了黃昏更是吸引人,整座看似雜亂的村落,瞬間被溫暖的路燈所點亮,此時更成為攝影師們拍攝的好時機。走進復古的咖啡廳裡,端著咖啡杯看著對巷的藝術家們在屋裡發揮著他們的創意,村民在山腳下收拾農具,將當天採收的蔬菜拿回家當作晚餐,村口寶藏巖觀音寺的信眾,也在上完香後,陸續離開而消逝在街口。
寶藏巖約在1930年代,日據時代時的軍事基地,設有彈藥庫與碉堡,在國民黨接收台灣後,沿用了這些位在山丘上的軍事設施,但此時已經開始有三、五戶違章建築出現在此,最高峰時甚至有多達200戶居民在此生活。但隨著都市計畫以及台北市人口不斷增加,加上公館商圈成形,才有了政府拆除此地的打算。不過好在當時保留下了這塊寶地,才有今天這小而美的村落,可讓當地居民來此緬懷過往的生活,並讓外國旅客見識到台灣新生代的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