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故事
多數人都聽過孔子,但要入門可不是那麼容易。位於圓山區的臺北孔廟提供一個快速又有趣的方式,讓全世界了解孔門儒學的核心。
孔子生於西元前479年,但他對於中華民族的社會、教育與政治的深遠影響,至今仍是無遠弗屆。被中華民族尊稱為至聖先師的孔子,晚年毅然決然地離開了家鄉山東曲阜,嘗試推廣一個更自由、更平等的教育制度。那是個顛沛流離的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中國並非統一國家,而是諸侯群起割據,僅剩一些殘存的制度仍維持著岌岌可危的道德與價值觀。孔子試圖結合當時已流傳千年的文化精華,並統一成「一以貫之」的大道。即便當時雖然稱不上成功,但對往後的發展卻具有開創性的作用,中華民族繼承了孔子的思想與教誨,傳唱千古。現今無論是台灣或是中國,很多學童都能夠牢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並琅琅上口論語的各個篇章。
按「大清會典」,凡省、府、州、縣治所在地,皆需設孔廟。隨著台北城於1879年正式開府,臺北孔廟也開始興工,卻於日治時期受到耽擱,一直到1925年才重建,並於1939年完工。直至今日,臺北孔廟儼然已成為至聖先師努力傳道不懈的精神在台灣最好的演繹。孔廟歷經百年歷史,也經過不少翻修,甚至還提供互動式虛擬螢幕,並搭配英文解說,播放讓遊客身歷其境的4D影片。這段影片詳述了孔子的旅程與臺北孔廟的誕生、興衰與未來展望。來孔廟走一趟吧,一定可以在某個角落,找到屬於你的智慧寶藏。
每年的9月28日,訂為孔子誕辰紀念日與教師節,全台各地孔廟隆重舉辦遵循古禮的祭孔儀式,表達對至聖先師孔子的敬意,台北孔廟當然也不例外。上百位參與祭典的學生們遵循古禮,身著傳統漢服,在陣陣古樂聲中演繹八佾舞,作為新學年的開學典禮。若恰巧於九月份造訪台灣,可別錯過這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