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故事
媽祖是中國大陸長江以南最受崇祀的航海神,也是台灣民間最虔誠普遍的主要信仰之一,全台灣各地都有大大小小的媽祖廟,說到台灣的媽祖廟,就不能不提澎湖的天后宮。媽祖信仰約是於明末時期經閩南移民傳入澎湖,澎湖天后宮是台澎地區歷史最悠久的天后宮,至今已經有四百多年的歷史,目前也被列為國家的一級古蹟。
天后宮一般被當地人稱作媽祖宮或是媽宮,澎湖最熱鬧的馬公市舊名「媽宮」便是從這裡而來。由於其長久的歷史,自清代以來歷經了多次整修,目前天后宮的外觀大致出自於1922年廣州潮州匠師的傑作,與台灣本島寺廟常見的閩南風格稍有不同。來到澎湖天后宮,有三個重點非看不可。
第一個是正殿與前殿間的玄武岩龍座石刻,現在說這是龍似乎沒有說服力,因為看起來只是一塊未經雕琢的石面,原來是因為其岩質是當地較軟的玄武岩,該龍座又位在屋簷邊緣下方,經過長久的雨水滴蝕,已將原本的龍像石刻侵蝕得面目全非,這現象是台灣本島少見的,反應出澎湖天后宮所在地的地質特色以及其深遠的歷史。第二個必看的是隱身在正殿神龕左右兩側的擂金畫,以金箔粉作為顏料,一層層將金箔擂在尚未乾燥的黑漆上,目前這樣的工法據說已經失傳,可以說是國寶級的藝術品。第三個更是珍貴,是至今擁有約七百多年的歷史,全台灣最古老的媽祖神像,整尊神像是由單一實心木雕刻而成,重達150公斤,經過了曲折的中國近代戰爭與文化大革命,一路輾轉從天津天后宮渡海被奉請來到此,這絕對是你來到澎湖天后宮,不能錯過的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