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故事
清境農場向來是中台灣著名的觀光勝地,一望無際的偌大草原,上百間彷彿莊園城堡的歐風民宿座落於景色優美的台14線,每年吸引數百萬名旅客前來避暑,然而這些轉變全發生在1999年的九二一大地震之後。
1999年,台灣發生近百年來規模最強烈的九二一大地震,串聯東西部的中橫公路受到重創,台14線成為唯一的替代道路,清境農場這片原本乏人問津的山坡地,意外地出現大量人流。擁有秀麗山景的清境農場,遠離城市的酷暑,氣候涼爽,空氣清新,旅客們像是發現新大陸般開始湧進,因此造就當地民宿業的興起,多數餐廳更供應雲南特色料理,但這又是為什麼呢?
1949年,國民政府於國共內戰失利,蔣介石被迫退守台灣,兩百萬軍民便隨著國民政府撤退來台。當時台灣人口不到六百萬,一夕之間卻多了兩百萬人,得盡快找到地方落腳,這些異域孤軍計畫性地被分配安置到台灣各地居住,泰緬邊境的雲南移民則來到清境地區落地生根,並組成七個村落。
今日又以「博望新村」的擺夷少數民族文化保存最為完整,位於清境農場上方三公里處,博望新村也是上合歡山前的最後一個聚落,居民僅三十幾戶一百多人。昔日的落單少數,逐漸發展出台灣獨特的雲南傳統文化,成為當地相當引人入勝的景點,吸引遊客長途跋涉到這偏遠的擺夷人家來作客,體驗少數民族精湛的手藝,嚐嚐雲南美食特殊的酸辣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