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往高雄旗山老街還在整建的時候,說實在真的只是給觀光客造訪的,不倫不類的鮮豔商店招牌掛在老建築上,販售著全台灣各地幾乎都可以買到嘗到的飾品與點心,眾多的遊客與苦尋車位的慘狀,雖然是高雄少數的老街,但也是全台灣少數令人去過一次不會想再造訪的老街。但旗山香蕉的特色不斷被強化,衍生出來的香蕉蛋糕與小吃,搭配旗山火車站的故事,讓老街的特色稍稍被引領出來,而在碾米廠整修完畢,重新對民眾開放之後,讓旗山又多了一個特點,讓人有機會再次重新認識這個曾經高雄的農業重鎮。
因為碾米廠室內的空間不算很大,加上剛開始對外開放參觀,初期都採取現場登記,由專業的導覽人員帶大家入內參觀。在經過整修的建築裡,從細節可以看到先人的智慧,如何在人力欠缺又能源不足的環境下,設計出省力的機構系統,讓重複而大量的運輸、碾米、儲藏作業,透過自然的重力與機械的輔助,將收割來的榖稻去殼。
出了碾米廠,會發現這棟三層樓高的建築,是周遭最高的,但如果回到台灣經濟起飛之前,這可是整個旗山地區最高的建築,在當時天晴時可以直接遠眺美濃,所以可以想見當年這座碾米廠對於高雄的農民與經濟何等的重要。而碾米廠的周遭,則會作為觀光展覽與活動之用,偶有小型的假日市集,但相對來說就沒有建築本身來的有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