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故事
早年在航海技術剛成熟至西方人足以來到東方時,台灣對於這些陌生的民族除了語言不通外,在外觀上最大的不同乃頭髮的髮色,因此稱這些紅色或棕色的外國人為「紅夷」,而與這些西班牙或荷蘭人扯上關係的事物則被冠上「紅毛」的稱號,比方說淡水紅毛城(聖多明哥城)、台南紅毛樓(赤崁樓)等,而這個位於高雄小港區的紅毛港,就是因為荷蘭人在1646年遇到海難,由此登陸後而冠上的名字。
紅毛港一帶在明清時期,因為漁產豐富以及蝦苗養殖,聚落在此形成,但隨著經濟發展與高雄港的吞吐量不斷增加,最終在2007年原本的居民被迫遷村,改為洲際貨櫃中心。不過原本的村落部分保留下來,在殘破的牆面與老舊的建築架上鋼條、在巷弄間裝上了長長的鞦韆、刻意把房子的屋頂拆去好讓人從高處一覽其結構,這座園區被非尚未完工,而是特別以現代手法表現的懷舊風格。延著港邊則可以看到後來興建完成的大港,一艘搜大船停在碼頭等待卸貨,而此區的最高建築-高字塔旋轉餐廳,則可在裡面用餐與欣賞夕陽,擁有360度視角能近距離觀賞洲際貨輪駛入高雄港。
在此園區最精采的,莫過於搭乘遊艇出海,繞行高雄港一週,駛過一棟棟廠房與一座座裝卸平台,裝滿貨物的巨型郵輪像是海上的移動小島一般,載著各個國籍與色彩繽紛的貨櫃進港,大型吊具緩慢的將一車車貨櫃往陸地上移動,沒有在海上從旁經過,很難真正感受到郵輪的巨大,這對於居住在大陸上而非海島國家的遊客以及小朋友來說,是個震撼而難得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