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橋曾經是聯絡金山、石門、三芝與淡水、台北市區的重要橋樑,在還沒有興建這座橋之前,茶農與果農需要涉水而過,每當洪水來犯時,常常因此受阻。後來在清朝時的茶農運用溪中大石,搭上三塊石板,讓往來的旅人能輕鬆過河。因為歷史悠久,後來被政府列為古蹟,但又擔心參觀的旅客摔落溪底,所以又在石橋邊搭上了木製的手把,以防不慎。到了春季時,附近山區的櫻花盛開,偶有會有行家來此欣賞美麗的花朵。
你絕對無法想像,竟然可以從台北市區搭乘一個小時多的公車,就能抵達一座休眠火山,而陽明山國家公園內,海拔約805公尺的小油坑正是感受火山脈動最好的地點。其中央的噴氣孔、周圍的硫磺結晶及壯觀的崩塌地形吸引了眾多遊客駐足。從遠方就可看到陣陣煙霧從坑口冒出,硫磺的氣味非常濃厚,走在步道上,可以看到草皮上的水坑不時冒泡,千萬別好奇把手靠過去,其溫度極高。再往上走,你便可以俯視小油坑的全貌。除了小油坑本身,附近的眺望平台還可以遠眺竹子山、七星山等火山。
位於台北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的擎天崗一直是北部相當知名的踏青景點,是由大屯火山群中的竹篙山噴發後形成的熔岩地形,幅員廣闊又平坦,早在日治時代就被種植牧草並作為牛隻放牧地,如今仍然有野生的牛群在擎天崗大草原上活動,平坦的草皮相當適合踏青和野餐,中午過後那變化多端的雲霧讓草原美景多了不可預期的驚喜,若是在秋季造訪,一片白茫的秋芒美景更是令人讚嘆。 上擎天崗的交通除了自行開車,大眾運輸也相當方便,可先到擎天崗遊客中心參觀,每天兩場的定時導覽也是從這裡出發。接著就可踏上擎天崗專屬的環形步道,全長約2.4公里,全程平緩無太大的高低落差,沿途可見大草原景觀上有牛隻悠閒地吃草和些許碉堡遺跡,天氣好時可遠眺金山平原和大台北盆地,由於沿途開闊無遮蔽,最適合的造訪季節是春秋二季。
海拔高度1,120公尺的七星山,為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的最高峰,也是台灣小百岳之一。而長達5.7公里的七星山步道,平均坡度十一度,有四個主要登山口,分別為:從遊客中心旁的苗圃(南登山口)、小油坑(北登山口)、冷水坑(東南登山口)及夢幻湖停車場(東北登山口),步行時間約三小時十五分。 在七星山步道的中段,會先經過熱門的小油坑,此為園區內一處著名的後火山活動地質景觀區。隨後,便能攻頂來到標高1,120公尺的七星山主峰與1,107公尺的七星山東峰,俯瞰周圍群山與山谷景觀,將整個台北市區與雪山(台灣第二高峰)的景色盡收眼底。 注意: 別忘了攜帶足夠飲用水與食物上山。
位於七星山東麓的冷水坑,介於擎天崗與夢幻湖之間,曾是七星山與七股山熔岩所造就的堰塞湖,但隨著湖水乾涸,湖底也成了窪地,留下今日的景致。目前,不僅提供大眾泡腳池,讓路途勞累的登山客歇歇腳外,同時也設有男女大眾池,免費開放供遊客使用。 冷水坑的溫泉水質屬中性碳酸氫鹽泉,pH值約6.5,水溫僅攝氏40°C左右,遠低於其它溫泉區水溫,故名「冷水」,「坑」指的則是其窪地地形。這裡同時也是全台唯一的沉澱硫磺礦床,泉水呈現乳白色,造就園區內一處被稱為「牛奶湖」的美麗湖泊。 注意: 公休日:每月最後一週週一(遇國定假日,則順延至週二)及農曆除夕
位於陽明山上的冷水坑,是全台唯一的沉澱硫磺礦床,即便到了今日,園區內活躍的後火山作用,促使沼澤池底仍不斷地噴出硫磺氣體。這些游離的硫磺微粒,經沉澱後在池底形成白黃或淡灰色的土狀礦層,使池水呈現乳白色,造就冷水坑停車場旁的「牛奶湖」。 然而,在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的重重保護下,目前並沒有道路可供旅客前往這個美麗又帶著神秘面紗的湖泊,唯有站在附近的制高點或牛奶湖步道上,才能一睹它的全貌。
素有台北後花園之稱的陽明山,原名「草山」,泛指大屯山、七星山、紗帽山、小觀音山一帶蓊鬱山區。而原為台灣糖業株式會社招待所的「草山行館」,建於1920年代初期,曾為日本皇太子訪台住所,也是日治時期文人名士雅聚之處。 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隔年,先總統蔣中正與夫人蔣宋美齡便入住草山行館,成為其在台第一個居所,也是台灣史上首座總統官邸。1950年,為紀念明朝哲學家王陽明,「草山」遂改稱為今日所知的「陽明山」。 除了主行館外,周邊另有四棟小房舍,原為蔣宋美齡夫人與蔣公隨從人員的居所。然而,在蔣公辭世後,草山行館也跟著荒廢,北市府文化局便著手進行整修。今日,主行館被規劃為藝術展廳,四幢附屬建築物也搖身一變成了藝術家工作室。對於一般大眾而言,草山行館不但深具歷史意義,甚至是培養生活美學的好去處。走完一趟陽明山,不妨來草山行館坐坐,喝杯茶,嚐嚐重視養生的蔣公私房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