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在墾丁凱撒飯店底下的沙灘,跟旁邊的大灣僅有一丘之隔,是鄰近墾丁大街的沙灘之一。由於自2003年起,就由凱撒飯店代為管理與經營,沙灘自然常保清潔,岸上的酒吧也提供夜貓子一個吹海風的好去處,雖然有許多獨木舟放在沙灘上,但大家似乎還是對水上摩托車與香蕉船比較有興趣。在遮陽傘下,有爸媽陪著怕曬太陽的小朋友玩沙,也有坐在躺椅上休息等待下水的遊客,雖然地方不大,卻擠了許多人。如果你就住在附近,來小灣是很方便的,但如果你有移動能力,這絕對是我們最不推薦的海灘之一。
恆春是一個充滿歷史痕跡的地方。各種文化在這個原始區域和彼此衝撞著。清朝晚年,知名總理大臣沈葆楨派駐到這裡。他建造了台灣第一座城堡城鎮,抵禦從海上而來的敵人。現在古城可是二級的古蹟,而且是唯一一座所有城門都還沒倒的城堡城鎮,甚至城牆的某些部分也都保持原樣。您可以在上面走走,想像昔日的緊張氣氛。恆春其實不是一個大城,我們可以悠然的走個半天,就可以逛完北,西,南,北四個大門。夏天時不要忘記來碗清涼的綠豆湯。這也是墾丁公車轉換的地方喔。
如果您在8月,也就是農曆“鬼月”來這裡,可以看到被稱為“搶孤”,的活動,這個意思是“祭品搶奪競賽”的特別活動。一開始人們把供奉的給鬼神的物品,在儀式結束後送給窮人。然而卻造成人們在搶食物時受傷,甚至喪命。所以當年政府決定把所有的供奉品放在高平台上,人們會爬上巨木祭台以獲得食物。隨後逐漸演變成為一個鬼月的遊戲和競賽,農曆七月十五日時舉辦。為了增加爬升的難度,還會在木柱上塗滿油!這可是一個現場看起來,會讓人熱血沸騰的競賽啊!
除了台灣北邊的野柳,墾丁也是充滿奇趣古怪石頭的地方。船帆石當然就是因為長得像船帆囉。但是這種地貌都是自由心證的,你要叫他菜頭石也是可以。船帆石其實是珊瑚礁岩崩解後的地形。因為他本身硬度遠高於後方的砂岩,所以比較能抵擋海浪與鹽份的侵蝕。此段海岸線位處墾丁兩小半島中間的海灣,日照也十分旺盛,是故吸引非常多的海洋生物在此聚集,讓此處成為潛水勝地。
穿上涼鞋,一起走過這段路吧!要怎麼取名自己來取豈不更有意思!甚至有人說近看像是美國前總統尼克森的側頭像,凸出來的部分就是他著名的扁鼻,你看出來了嗎?
台灣東邊海岸大多由岩岸組成。但身處於最南端的墾丁則是擁有混和型的海岸景觀。在風吹沙這裡,強勁的東北季風會把沙灘上的沙吹到馬路上,其量之大可以佔滿整個車道而因此得名。有時候甚至會形成沙丘。如果您是在冬天來到這裡,吹上路面臺地的東北季風會強到可以撐起你身體的部分重量。夏天吹西南風時則是風景宜人,無論是漫步海岸玩水,觀察生態都非常適合。
墾丁有許多獨特的海洋環境與地質地形。位於台灣海峽與太平洋中間的位置也吸引成千上萬的海族與飛鳥定居或暫棲。這裡也是居住幾千年的原住民與幾百年的漢民族的家。如果您想在探索墾丁之前先了解這個區域,一定要先來墾管處遊客中心看看。您可以在這裡看到很多墾丁相關多媒體的介紹,像是電視牆,地景模型,化石標本展示間等。這趟旅程以生物演進的角度,帶領你一探地質構造,植物,動物,海洋,與人類文化的進程。當然少不了互動的展覽品,可以讓全家大小玩一下。中間也有玻璃屋頂的小溫是可以休息。在觀景台,您可以看到從南灣到貓鼻頭的美麗景致。如果最後您對墾丁還有濃厚興趣想了解更多,可以在這裡買一些墾管處出版的專業書籍喔!
赤牛嶺位於恆春的東南方,是恆春著名的八景之一。赤牛嶺由隆起的珊瑚礁石灰岩所形成,居高臨下,在此可以鳥瞰恆春縱谷平原。這是恆春的相對至高點之一,因此視野非常好,白天賞景、夜晚觀星。如從龍鑾潭往東望,便可清楚看到赤牛嶺座落在恆春的後方。 清晨可見朦朧山嵐,傍晚則可以看到溫暖的金色夕陽,遠離喧囂的恆春古城,沐浴在林蔭的靜謐之下。到了夏季在赤牛嶺,還有機會可以見到閃閃動人的螢火蟲。要到此處,必須從恆春工商一旁的路進去,順著路開車上山,經過恆春生態農場再往上走,便可抵達,但夜間人車稀少,路燈較少,行車也要格外注意安全。 位於山腰間的百年古寺鎮南宮,是赤牛嶺最顯著的地標。建於1878年,主祀關聖帝君。傳說關公曾在此顯靈,化成一團紅火,因此當地居民便於此建廟奉祀。在這可以眺望到龍巒潭或關山一帶,廟宇右側那棟七層塔建築更是醒目。在每年農曆一月十三號的關帝君誕辰,就會舉辦「平安粥會」的活動,祈求恆春人行車平安、事事順心。
龜山位於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北部,這是一般遊客不太知道景點喔。只要花十五分鐘就可以抵達山頂。山頂的風景非常開闊美麗。您可以看到四重溪和保力溪的出海口。這也是周遭區域的制高點,所以在這個山丘下方當年有開挖不少隧道。在冬天天氣十分乾燥,所以可以看到不少有趣的地形,比如說像沒口溪這種河流出海口。這也是享受夕陽的好去處。只是不要忘了帶手電筒喔,不然就得一路摸黑下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