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萊山位於南投縣和花蓮縣的交界處,海拔3607公尺,全區由主峰、北峰、卡樓羅斷崖、屏風稜線、大禹山等山群組成,若自合歡山遙望奇萊山脊,因其背對陽光而顯得深黑龐大,且其險峻的山勢和難以捉摸的氣候狀況讓奇萊山成為台灣發生最多山難的地方,因此又被稱為「黑色奇萊」,奇萊山的傳說駭人且地勢險峻,起霧時的迷濛景色令人又愛又怕,但那壯麗的絕美風景仍吸引不少登山客前往挑戰。另一個最適合遙望奇萊山勢之美的地方與時刻,就是在冬天雪季過後,來到東部花蓮的木瓜溪橋畔,遠處看似自溪谷拔地而起的南北向山脊,山頂上覆蓋著皚皚白雪,更襯托出它的氣勢,說這是奇萊山最美的一隅也不為過。
奇萊山之所以被叫作奇萊山,似乎有很多種說法。一是與日文的發音「綺麗」相似,意思是山形很美麗的意思;二也是與日文的發音「嫌い」相近,意思是山勢危險,很令人討厭。另外也有說法與台灣原住民相關,如奇萊在阿美族語的意思是「白雪覆蓋的山頭」;或因花蓮的舊名奇萊,此地為撒奇萊雅族的世居區域,故取其諧音為奇萊。不論是哪一種說法,全都隱含著奇萊山的壯麗與險峻之意。
登奇萊山可分為三條路線,第一條最熱門的路線是走奇萊主北峰,登山口在合歡山松雪樓附近,若安排得當僅需兩天就可以完成主峰和北峰兩座百岳。第二條為奇萊連峰縱走,除了主北峰外再登奇萊南峰,中間會經過卡樓羅斷崖,其路徑多循懸崖峭壁而行,午後易起霧,是相當危險且具挑戰性的路線。第三條奇萊東陵是台灣四大障礙路線之一,陡上急下的高難度地形讓不少山友聞之色變。





奇萊山
- 00:00 - 2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