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造訪阿里山的遊客,都會選擇在森林遊樂區逛逛。可惜的是,園區內的餐廳不是被團體觀光客給佔滿,就是品質不佳且價格又高,但是山賓餐廳可以算是唯一的例外。山賓餐廳位於全台最高的便利商店旁,火鍋是他們的招牌菜,香濃的湯頭配上各式各樣的海鮮與蔬菜,最適合在低溫的山區享用,身體瞬間就暖了起來。此外,如果你想要炒青菜、麻婆豆腐或山區特產的山豬肉,這裡也都享用得到!店內的擺飾展現了台灣農家的生活,牆上掛著從前農人遮風避雨的簑衣和斗笠,嗑完了滿桌的美食,不仿欣賞一下老闆的巧思喔!
阿里山必遊景點之一,海拔超過2,100公尺的阿里山「姐妹潭」,由兩座大小不一的天然高山湖泊所組成,旅客可循著環潭步道遍覽全景,從各個角度欣賞清澈碧綠、平靜無波的潭水。「姊潭」因面積較大,湖心處甚至有座以檜木打造而成的涼亭,坐在裡頭微風徐徐,好是愜意。 景致秀麗的姊妹潭,背後其實有個淒美的愛情故事,傳說中有對鄒族姊妹愛上同一名男子,為了不破壞手足之情,最終雙雙投潭自盡,為姐妹潭增添不少傳奇色彩。然而,根據近代考據,這催人熱淚的愛情故事,其實是位攝影師當年為了吸引遊客前來拍照所杜撰而成,而坊間同時也流傳著另一個較可信的版本,不妨到現場請教我們的專業導遊。 這裡是阿里山的其中一個景點,其他必看的風景還有佇立百年的神木群、搭著阿里山小火車體驗森林鐵路,豐富的山區景點必定留下深刻的回憶。
位於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內的「受鎮宮」,主祀玄天上帝,爲全台海拔最高的廟宇。1927年,日本殖民政府開始雇用漢人上山伐木,當時的原住民仍保有出草習俗,工人們擔心自己慘遭不測,希望在此蓋座寺廟以保佑他們的平安,但當年的日本政府並不允許。台灣光復後,伐木工人轉而受雇於國民政府,持續在超過海拔兩千公尺的地區進行伐採。而後事故頻傳,人心惶惶,建廟之聲又起,最後於1948年,受鎮宮正式竣工,成爲阿里山山區規模最大的寺廟。 每年農曆三月,玄天上帝誕辰之時,阿里山受鎮宮總是群聚大型「神蝶」,停留在主神雕像上頭,好奇的遊客便蜂擁而至。廟裡的信眾也堅信,這些美麗的蝴蝶專程前來為玄天上帝祝壽。然而,這些「神蝶」實際上名為「婆羅門蛾」,非常有可能是聞香或趨光而來。
阿里山「神木車站」的悠久歷史,最早可追溯到一百年前的日治時期。當年,日本殖民政府在此開發林木業,1906年意外發現森林鐵路旁一棵樹齡達三千餘年的紅檜,樹高53公尺,樹幹胸圍23公尺,需要16名成人手牽手才能成功環抱,因此被尊稱為「神木」,曾是阿里山的代表象徵,也是聞名中外的台灣地標之一。 然而,阿里山神木在1956年遭受兩度雷擊後,中空炭化枯死,最終於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中國當天,連日的大雨導致一半的樹身迸裂傾倒在森林鐵路上。1998年,林務局在召開多方會議討論後,決定將剩下的神木放倒,樹身就此橫置於原地。神木遺跡旁的小神龕,則供後人瞻仰,以紀念死而不枯、枯而不朽的阿里山神木。 阿里山神木傾倒之後,嘉義縣政府及阿里山風景區管理處更整理出園區內38株神木,開闢「巨木群棧道」,作為阿里山神木群的新興景點。
阿里山車站是座世界級的火車站,海拔2200公尺,是台灣最高的木造建築火車站。建築結構全部以檜木建造,是進入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園的第一個車站,整個車站從一樓的一些照片到三樓的觀景台也都有不錯的車站設計小巧思。 從阿里山車站出發有不同的行駛路線:正線(暫停中)、沼平線、神木線、跟對高岳線,以前的林業鐵道到如今的觀光鐵路,搭著火車上山欣賞日出雲海及神木等美景,從這裡搭上森林小火車,展開阿里山的冒險!售票部分前一天下午4:30前於二樓購票,或開車前30分鐘在一樓補票,強烈建議前一天就先買好,省去當日購買排隊的時間。
在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內無論走哪條步道,幾乎都會經過這間福德祠,這是阿里山上最大的一間土地公廟,基於位在多條步道的匯集之處,廟裡會準備茶水,旁邊也設有洗手台,所以許多遊客都會在這裡稍作休息,在林木間感受微風和鳥鳴,土地公廟更帶給人安穩的親切感。 這座福德祠據說建廟甚早,歷史可追溯到清代,現在的宮廟是後來新建的,廟旁還留有原來的石砌舊廟。而福德祠旁邊還有一棵海拔標高2182公尺的福德萬古樹,古樹撐起了一個大樹洞,剛好就是往阿里山吊橋的步道出入口,極具年代感的滄桑外觀也成為遊客拍照的熱點。從樹洞下來有幾條路線可以走,若不過吊橋直接往下會到達神木車站,若是過了吊橋則可以通往巨木群棧道或受鎮宮,從受鎮宮又能通往知名景點-木蘭園和姊妹潭,福德祠此處可說是名符其實的四通八達。